档案部门服务重大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实务探讨

时间:  2020-03-05 09:39   中国档案报    周书生 点击:
在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中,档案工作要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切实发挥档案工作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实现档案工作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价值取向。

    春节前夕,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给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带来极大威胁,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统一指挥下,全国上下精诚团结、众志成城,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在这场严峻战斗中,全国各地档案部门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参与不干扰、帮忙不添乱,守好自己门、管好自己人、做好自己事,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作出了积极努力。回顾和梳理这次重大疫情发生以来各地档案部门履行职能的情况,笔者认为,在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中,档案工作要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切实发挥档案工作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实现档案工作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价值取向。

    要快速挖掘档案,为科学决策提供历史借鉴。档案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项基础性、支撑性工作。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档案部门要第一时间组织专门力量,在精准筛选、分析研究后,采取原件复制报送、内容摘要报送、系统整理报送、专题专项报送、综合提炼报送、编辑研究报送等方式,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要摘报历史上类似事件发生后,决策层分析研判、决策部署、组织动员、指挥协调、请示报告及事件概览等方面的档案记录,并报送类似突发事件处置的总体安排、工作方案、工作日志、落实措施、总结评估等综合性档案记录。如此次疫情中,北京小汤山医院设计单位——北京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在78分钟内,将17年前北京小汤山医院的设计和施工图纸系统整理复制后,及时提交给武汉中信建筑设计院,为火神山医院迅速建成作出了贡献。要密切跟进掌握突发事件处置进展情况,分期报送类似突发事件处置中过程性、阶段性、专题性工作情况等档案记录,有针对性地报送类似突发事件的特点规律、社会影响、正确应对方法、问题不足、现实启示等。此次抗疫工作中,不少档案部门筛选了“非典”期间相关档案,编制了抗击“非典”日志、社区防治措施、农村防控措施、建筑工地防范措施、医疗废水废物处理办法、保障安全生产促进经济发展举措、高考中考期间防控措施、高等学校返校防治工作等参考资料,为疫情防控科学决策作出了积极贡献。

    要综合利用档案,为应对处置工作提供专业档案服务。重大突发事件处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档案部门要立足资源优势、专业优势,积极提供多样化的档案服务。一要及时从馆(室)藏档案中选取与突发事件处置有关的档案文献,编制专题档案文件目录,并搜集当前有关现行文件资料,编制专题档案、文件、资料目录,快速提供给应急处置部门(机构),以便随时查阅利用。二要建立跨地区档案利用绿色通道,针对工作中急需但本地没有的档案,发挥档案系统行业优势,协调开展跨地区、跨部门调用档案,如在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四川省档案局(馆)第一时间联系了河北、云南等地档案部门,调取了唐山大地震、丽江大地震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档案,并提供给抗震救灾指挥部。三要及时公布有关档案,编写与重大突发事件有关的史实读本、手册、图册等,普及相关防护知识。四要针对突发事件发生后虚假信息大行其道等特点,快速及时发布档案信息,还原真相,回应质疑,抵制谣言,凝聚共识。五要及时提供线上查档服务,除开展电话查档、网络查档、代查档案服务外,还要充分利用数字档案馆(室)、门户网站、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快捷线上服务平台,积极推行查档服务“网上办”“掌上办”。如国家电网利用数字档案馆,提供电网建设项目、重要客户、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档案查阅约4万余次,为疫情防控期间的档案远程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撑。六要充分开发档案产品,讲好档案故事,如针对今年疫情防控期间居家为主的特点,档案部门要积极转变服务方式,将档案纪录片、档案微视频、档案文献展览搬到“线上”,推送“档案博览”“珍档解读”“档案揭秘”等档案文化产品,讲好档案故事,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七要发挥档案行业报刊和新媒体在信息分享、知识传播、资政咨询、实践指导、宣传报道、记录历史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要全面收集文件材料,为重大事件保存完整记录。在重大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中,会产生各种文件材料、图片、录音、录像、视频、网页记录、实物和数据,媒体(包括社交媒体)宣传报道、信息言论,相关的文学创作、文艺作品、影视作品等,档案部门要及时联合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构,出台加强文件材料收集整理归档的指导意见,明确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移交至档案馆的业务规范和质量标准。灵活采用实地指导、电话、办公平台、短信、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方式,重点指导督促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相关部门、单位、机构、组织依法依规做好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切实加强电子文件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及时采集包括社交媒体在内的互联网上的相关文字记录、图片、音视频资料等。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资料,尤其要关注非官方机构、家庭、个人收藏的珍贵资料。借助档案网站、社交媒体等线上平台开设档案专题栏目,以“众筹”等方式开展档案征集活动。建立专题档案数据库,持续做好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工作,建立健全应急机制,强化风险防控管理,开展重要珍贵档案异地异质备份管理工作,不断筑牢档案安全防线,确保档案馆库、档案实体、档案信息绝对安全。

    要高效、有序地参与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档案部门还要重视以下3个问题。

    一是“站位”问题。在应对突发事件中,一些档案部门工作人员往往反应“慢半拍”,感到“无从入手”“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束手无策,不同程度地存在“不愿为、不能为、不敢为”的现象。这与档案部门长期处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末端,从而造成一些档案工作者认识受限、视野受限有关,这就需要档案部门牢记初心使命,不断强化大局意识、服务意识、担当意识,找准服务大局、服务中心、服务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中心工作延伸到哪里、档案服务就跟进到哪里,提高档案部门的参与意识和能动意识。面对重大突发事件,要快速反应、敏锐应对、及时参与、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做到“参与不干预、帮忙不添乱、主动不旁观”。

    二是“机制”问题。目前,在重大突发事件处置工作中,档案部门参与机制建设尚不完善,这使得即使档案部门有主动参与的意愿,往往也陷入“介入难”的窘境,这与政策法规缺乏硬性规定、一些部门和工作人员对档案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档案工作的社会认可度有待提高等密切相关。这就需要档案部门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档案意识,进一步发挥档案部门的职能作用,从顶层设计上进一步明确档案部门参与重大突发事件的方式手段,在举办重大活动、处置重大突发事件中,档案部门要主动担当,全程跟进、同步开展档案工作,在重大突发事件处置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档案部门的参与路径、可行做法,宣传推广档案部门在参与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北京奥运会、上海进博会、广州大运会、汶川特大地震、抗击“非典”等期间的应急处置工作成功经验和做法。

    三是“基础”问题。基础工作较为薄弱也制约着一些档案部门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中的能力和水平。比如,专业人才储备不足,馆(室)藏档案资源结构单一,专题档案数据库建设跟不上来,数字档案馆(室)建设进程缓慢,线上查阅利用功能不成熟,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有待提高,档案服务产品供给不足等,都严重制约档案部门的应急处置能力。这就需要档案部门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补短板、强弱项,切实加强档案资源建设、基础业务建设、服务能力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治理体系建设,推动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只有平时做足功课,自身“硬”了、基础“牢”了,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等关键时刻,档案部门才能豁得出、冲得上、干得好。

    重大突发事件处置工作具有系统性、复杂性、不确定性、灵活性等特点,档案部门如何参与其中并提供好服务,需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总结提升、巩固深化,最终形成规律性、经验性、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机制和业务规范,这样才有利于发挥档案工作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也才有助于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更科学、更圆满、更可追溯。

·进入下载地址列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游客不能评论,点击 [登录]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