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春节中的一“热”一“冷”

时间:  2017-04-07 15:47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哈恩忠 点击:
清代每逢春节时分,皇宫里喧喧热热,一扫素日里的沉静。这里掇拾皇宫习俗和活动中的一“热”一“冷”,对皇宫中的春节略作一窥。
核心提示: 清代每逢春节时分,皇宫里喧喧热热,一扫素日里的沉静。这里掇拾皇宫习俗和活动中的一“热”一“冷”,对皇宫中的春节略作一窥。

《台湾风俗物产册》之蔬果

《台湾风俗物产册》之蔬果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诗句中的爆竹、桃符、梅花,似乎是几个代表着喜气的关键词,它们所指引的结果就是要拜新年了。新年到,春节到,古往今来,春节是中国民间隆重欢庆的日子。清朝立国关外,定鼎北京后则依然沿袭春节民俗。顺治八年(1651年)规定元旦、冬至、万寿圣节为三大节日,节日期间皇帝要亲自在太和殿接受百官朝贺。三大节日之一的元旦是指阴历年的第一天,也就是现在的春节。每逢春节时分,皇宫里喧喧热热,一扫素日里的沉静。各种民间习俗和宫里活动,像开笔书“福”、燃放花炮、张挂春联门神与宫训图、除夕家宴、太和殿筵宴等,拉开了节日的序幕,共同渲染出节日喜庆的气氛。这里掇拾皇宫习俗和活动中的一“热”一“冷”,对皇宫中的春节略作一窥。

“热”:花炮喧鸣度佳节

燃放花炮,是皇宫里源自民间的习俗之一,而燃放花炮的重头就是在春节期间。

从清朝的档案来看,皇宫里对花炮的称呼有诸如烟花、烟火、花炮、爆竹、炮仗多种。称呼不同,燃放花炮的时间同样不同。还是在民间准备过节的时候,皇宫里就开始燃放花炮了。每年在腊月二十一日卯时,皇宫里和各衙门都要停止一切政务活动,封存宝玺和各衙门的印信。此后皇宫内便可以燃放花炮了,“如遇小建,着于十六日开炮;如遇大建,着于十七日开炮”,一直放到次年正月十九日为止,即所谓的除旧去邪、平安迎新。乾隆皇帝曾颁旨“封宝之前,办事后放炮仗。封宝之后,出门就放炮仗”。如果此时皇帝外出巡幸,皇帝銮舆走到哪里,花炮也放到哪里。道光元年(1821年)十月,道光皇帝指示说:“以后放对子炮时,如轿子走得快时少放几个,走得慢时多放几个,不必拘泥。”《檐曝杂记》中记载,十二月二十四日以后,皇帝自寝宫出,每过一门,必鸣爆竹一声,自远而近,听着爆竹声响就知道皇帝已经快到乾清宫了。 

元旦凌晨,皇帝到奉先殿、堂子等处行礼时,要燃放头号花炮作为前导。至圆明园、长春园等处拜佛时,也要以燃放花炮作为前导。正月十五元宵节,皇帝晚上到圆明园山高水长殿前等处观赏燃放花炮时,更是要燃放花炮在前面引路。《养吉斋丛录》中曾将皇宫燃放花炮的情状作了描述:“山高水长在圆明园之西,俗呼西厂,地势宽敞,宜陈火戏。每岁正月十九日,例有筵宴……诸戏毕,命放花盒。侍侧者用顺风耳传谕,即有侍卫将左右柱上所系盒子药线淬火引之。金蛇电掣,倏忽间至十余丈外,而鹤焰腾辉,花芭布彩矣。”彩焰腾辉,五彩斑斓,不仅设置专用于燃放的场地,而且花炮制作精巧,可以说皇宫燃放的花炮达到了极致。

清宫的花炮什么样呢?在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内务府总管福长安等人准备中元年节及次年正月燃放的花炮的清单中,大大小小地罗列了花炮的诸多名目。如其中应行预备年例花炮:白日盒子1架、晚间盒子14架、翠帘7对、瓶花100位、节花40枝、手把花320个、菊子70个、缨络50个、木香花58个、金台银碟64对、大起火150枝、单响爆竹3000个、双响爆竹650个。万国乐春台花炮:节花20枝、软鞭40挂、木香花300个、大缨络300个、小缨络100个、大飞火100位、小飞火1000位、板筒花1200个、明灯子3076个、催挺200个、葡萄120包、头号爆竹1200个、三号爆竹1500个、开城爆竹9对、登子22000个、小起火30000枝、手把花4000个、二号起火1300枝、吊爆53000个、小盒子48个。热河法船花炮:瓶花10位、手把花500个、缨络500个、明灯子1350个、吊爆1600个、三号爆竹100个、登子1300个、大飞火30位、小飞火50位、软灯400个。年例十二月底花炮:头号至五号爆竹每样各100个、单响爆竹800个。七夕花炮:大起火30枝、手把花30个、单响爆竹30个。中正殿念经燃放花炮:头号爆竹10个、二号爆竹40个、三号爆竹20个、四号爆竹10个。祭灶:头号爆竹10个。南府燃放花炮:彩爆500个、彩烟2000个、彩火马200个。花炮影壁6次:小爆竹1800个、手把花600个、缨络600个、彩灯马300个、明登子600个。从中可以看出,花炮的种类、制作数量和燃放规模都是很可观的。

观赏着喧鸣震耳和绚丽多彩的花炮,皇帝当然高兴了。雍正皇帝曾在诗中写道:“天街爆竹喧鸣处,都是皇州报喜时。”道光皇帝也说:“爆竹如雷殷,池水若砥平。”“坚冰太液镜中边,翠辇行时竹爆宣。”听着皇宫内外震耳欲聋的花炮声,乾隆皇帝还感叹:“京城每遇除夕、元旦、灯节,民间所放花炮昼夜喧闹,不可胜计。”

康熙五十四年二月初六日闽浙总督范时崇奏进献台湾西瓜事折

康熙五十四年二月初六日闽浙总督范时崇奏进献台湾西瓜事折

“冷”:台湾西瓜入宫来

春节预示着春天即将来临,此时虽然春意已经露出了“尖尖角”,但在冰天雪地的北方,能够吃上爽口清冽的西瓜,该是多么惬意的事啊——?清朝的皇帝就有这样的口福。

西瓜原产在非洲的沙漠之中,传入中国的时间大约在公元10世纪。元代诗人赵善庆《西洋瓜》诗中道:“竟传异种远难详,且剖寒浆自在尝。因产西方皆白色,为来中土尽黄瓤。”《胡峤陷虏记》记载,“峤征回纥,得此种归,名曰西瓜”,胡峤西征回纥带回瓜种,西瓜因从西方来而得名。传入中国后,“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西瓜被广泛种植。台湾是热带气候,腊月冬天仍然可以收获西瓜,福建地方官员利用得天独厚的条件,挖空心思将西瓜送到尚处于严寒中的北京皇宫,让皇上实现了“冬天吃西瓜”的梦想。

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每年春节都要有台湾西瓜进献到皇宫里。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正月十六日,闽浙总督范时崇在奏折里说:“每岁进御西瓜,皆从台湾采买。”福建地方官员每年春节前都要从台湾采买西瓜,进献皇宫,这件奏折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有关台湾西瓜进献皇宫的档案。从康熙五十二年开始,福建官员就调拨西瓜籽种到台湾播种,在十二月成熟后挑选西瓜进献皇宫,以满足皇帝在冰天雪地时吃西瓜的“欲望”。雍正元年正月初三日,闽浙总督满保奏报进呈台湾西瓜一事,雍正皇帝对此亲笔批示:“赐籽西瓜,来年进八十个足矣。泉州、台湾西瓜免进,不需要。”同一天,雍正皇帝在福建巡抚黄国材进呈台湾西瓜的奏折上,更是直截了当地批示,“其泉州本地之种所种,皆不必进”,而且还嘱咐拿出一些皇宫中的瓜种,叫黄国材的家人长庆带回,送到台湾种植,来年收获后进呈皇宫。很显然,进献皇宫的台湾西瓜为保证口感,逐渐要求用皇宫所发瓜籽种植。

进献皇宫的台湾西瓜,皇帝非常关注,因此一直是由福建巡抚、闽浙总督亲自操办。具体到什么程度呢?康熙五十二年正月,闽浙总督范时崇说,每年进呈的西瓜,从台湾运到省城,总是亲自“细加拣择,方敢赍进”。雍正元年三月,福建巡抚黄国材收到“御赐”西瓜籽种,派遣专人到台湾播种,十二月西瓜收成后,再由专船运到省城福州,“亲加挑选”,派人护送进京。雍正二年(1724年)正月,闽浙总督满保说,去年正月收到皇宫所发的籽种后,“遂派人赍捧所赏西瓜籽赴台湾下播”。八月下种,十二月成熟,满保亲自将送来的西瓜“优中选优”,送往京城。总督、巡抚亲自查看验收,然后快马加鞭,赶在春节时分把台湾西瓜进献皇宫,可见此事关系重大。

进献清宫的西瓜有多少呢?雍正元年正月,闽浙总督满保进献皇宫西瓜,其中有皇宫所发西瓜籽种所种西瓜100个,台湾土产西瓜40个,泉州土产西瓜20个。雍正皇帝认为,“赐籽西瓜,来年进八十个足矣”,只需要进献皇宫所发西瓜籽种所种西瓜80个。同年三月,福建巡抚黄国材派家人进京递送奏折,雍正皇帝御赐西瓜籽种后,另写了一道手谕给黄国材,再一次明确来年进献台湾西瓜50个。雍正六年(1728年)正月,福建总督高其倬奏请援照旧例颁给台湾西瓜籽种,雍正皇帝指示,台湾西瓜“专为贡献之用,汝等各处通共三四十足矣”。每年进献皇宫的台湾西瓜由80个减少为三四十个,数量大为减少。档案中记载,雍正九年(1731年)十一月十八日福建巡抚赵国麟进献西瓜12个,雍正十一年(1733年)十二月十五日福建水师提督陈勇进献进西瓜12个。

台湾到北京远隔千山万水,台湾西瓜怎么运到皇宫呢?进献皇宫的台湾西瓜都是在八月布种,十二月前后成熟, 要赶在春节时分运到京城。康熙五十二年正月,闽浙总督范时崇在奏折中说:“今春天时和暖,瓜之皮质不能如往年之坚实。……长途运送,恐不能足往年所进之额。”担心由于天气和暖,西瓜会在运送途中坏掉。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十一月,范时崇差派把总沈国臣前往台湾办运西瓜,不料往返台湾都赶上了台风,到五十四年(1715年)正月二十三日才回到福州,紧接着起行北上,耽搁了皇宫需用。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十一月二十八日,闽浙总督杨廷璋派遣郑良贵、王文玺两名亲信,赴北京进献台湾西瓜、燕窝等物。十二月二十二日在丹徒县雇用船户魏玉升的船只渡江,当船行至江中,狂风大作,船被风浪打翻,船上连人带货全部落水。王文玺和两个水手扶板漂流,遇船获救,郑良贵和船户魏玉升则溺水遇难,西瓜等物全部漂失。杨廷璋无奈之下只得专折奏报,“一时购办无及,缺误之咎,不胜悚仄”,自责耽误了进献台湾西瓜。好在乾隆皇帝并没有怪罪,提笔批示:“此何必!”可见,台湾西瓜运到京城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很容易让人影像出“一骑红尘妃子笑”的画面。

台湾西瓜真的好么?当年雍正皇帝吃罢西瓜,曾连称:“今年西瓜种着了,甚好。”看来西瓜确实口感不错,“味道好极了”。也正是因为在北方万里雪飘的寒冬吃上西瓜十分不易,皇帝还将西瓜作为恩赏之物,以笼络臣子。乾隆元年(1736年)二月二十二日,乾隆皇帝赏赐给直隶总督李卫一个西瓜,住在保定府的李卫闻讯“出郭跪迎,至署虔设香案,望阙叩头谢恩”,西瓜又被赋予了沟通君臣关系的使命。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